首页 > 技术 > 内容页

走进“雕刻之乡”曲阳 感受国家级非遗曲阳石雕魅力

2023-08-30 01:53:1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保定8月29日消息(见习记者王艺霖 通讯员葛淑霞 唐笛)在保定市曲阳县城园南路一条不足百米的大师街上,聚集着40余位本土雕塑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工匠。他们潜心创作的原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给人以灵动的美感和浓厚的艺术享受。

曲阳县“大师街”艺术街区(央广网发 唐笛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月明的工作室里,65岁的王月明正在为自己新作《春晓》打泥稿。“石雕创作不仅是对石头进行精心雕琢,更是一个情感与灵魂的倾注过程。”王月明介绍,“从七八岁就开始向老一辈雕刻大师们学艺,拿着锤子钎子在石头上直接雕凿不同,他们那代人讲究工在先,而我们讲求艺在先。”

王月明为自己的新作《春晓》打泥稿(央广网发 辛宇 摄)

曲阳县被誉为“雕刻之乡”,据《曲阳县志》载,早在汉代,该县西羊平一带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穿越千年时光,今年7月1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在央视一套《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中,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雕刻工艺美术大师马腾原、和红茹夫妇工作室的陈列架上,《冬奥萌娃》《十二生肖》等雕刻作品造型别致、生动可爱。“70后”的马腾原毕业于曲阳雕刻学校,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石雕代表传承人甄彦苍。“以前我们主要做一些雕刻工程,后来市场出现了波动,我就跟同行们琢磨着走文创这条路。”性情沉稳的马腾原说,“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虽然搞文创没有太高的收入,但能将雕刻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并且把自己的构思变成一件件文创作品,就很知足了。”

现在,马腾原已经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先后有30余件雕刻文创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多件原创作品申报了版权保护。

在通往雕刻小镇羊平的道路两侧,各种造型的石雕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石雕产品的绝大部分工序都是在数字雕刻机上完成的。与传统雕刻先切出大体框架再进行精细加工不同,数字雕刻是先将3D扫描数据输入电脑,再由数字雕刻机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学生正在学习数字雕刻技术(央广网发 唐笛 摄)

“作为一名雕刻技师,我常常想,自己费尽心力的得意之作,如果能够像复印机那样复制出来就好了。”河北省数字化雕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长张玉强回忆说,“于是,我就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在引进南方数控木雕设备的基础上对刀具、软件等进行改进和二次研发。2011年,我们的数字雕刻设备研发成功。2015年,我们成立了自己的数字雕刻设备公司。现在,公司已经成为集数字雕刻技术研发、数控设备生产销售售后,3D打印机研发应用、数字建模、数控人才培训、雕刻生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操作人员在石料加工前为数控雕刻机输入指令(央广网发 辛宇 摄)

在张玉强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机器发出隆隆的轰鸣,而厂房内却鲜见工人的身影。“操作人员只需要在端口输入指令,雕刻机便会按照指令自动生产。”张玉强介绍说,“使用数字雕刻设备效率高,产品精准度有把握,综合算来效率是人工的七八倍。曲阳的雕刻企业,基本上都配备了数字雕刻设备,但是有些工序机器是代替不了人工的,需要两者结合起来。”

传承千年的曲阳雕刻技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数字时代。如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已拥有省级雕塑大师45位,高端雕塑艺术人才数量居全国第一。园区带动了10个乡镇共计10万余人就业,全县雕塑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90亿元,成为拉动曲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