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发布
作者:郭俊宇
编辑:陈涧
【资料图】
设计:岚昇
AI圈最近不太平。
AI概念股昆仑万维(300418.SZ)成了人们热议的对象。只因该公司的股东李琼(实控人的前妻)最近玩了一出高位套现,然后又借一半的钱给前夫搞事业的戏码。
没想到这一操作直接带崩了AI概念股,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昆仑万维、光云科技(688365.SH)跌超10%,海天瑞声(688787.SH)跌超9%。
因为牵涉前妻、离婚、减持等敏感字眼,“离婚减持”的话题也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媒体统计,今年上半年,竟有9家AI概念股的实控人或股东离了婚:从红衣教主周鸿祎,到彤程新材的张宁和刘冬生,再到卓胜微的实控人……
网友们不禁吐槽,AI的第一个副作用竟然是离婚!
离婚、减持等现象背后,资本市场对于AI概念股的炒作,或许也到了该落袋为安的时候。
半年9桩离婚案,减持新套路?
今年以来,在ChatGPT的带动下,AI概念股火了,国内相关概念股飙升,不少公司股价翻了几倍,例如浪潮信息股价今年翻了两倍,昆仑万维翻了3倍。
股价涨了后,股东们减持一部分股票套现点现金,本属于正常行为,没什么可议论的。然而,A股市场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减持”和“离婚”,两件本不相干的事情,如今却搅和在一起了。
▲浪潮信息和昆仑万维股价今年均翻倍,图片来自同花顺。
有媒体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9只AI概念股大股东(实控人)离了婚,分别是富邦股份、三六零、彤程新材、科信技术、天地数码、通合科技、回天新材、赛腾股份、卓胜微。
值得一提的是,这9家公司里大半都能蹭上AI热度,科信技术、通合科技和赛腾股份是新能源公司,回天新材和卓胜微是半导体公司。
这些公司的实控人离婚,往往都伴随着股权转移,大部分是男方给了女方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分手费”,也有男方直接“净身出户”的。
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是4月份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跟胡欢的离婚案,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周鸿祎给了胡欢6.25%的三六零股份,约4.47亿股,按照当时20元/股左右的价格计算,胡欢拿到了90亿元的“分手费”。
当然,现在可能不值这个价了,因为三六零的股价已经跌至13元/股,如果没有减持的话,胡欢手中的股权市值已经缩水至58亿元左右。
时间最近的“离婚案”就发生在端午节前。6月20,江苏卓胜微(300782.SZ)发布公告,实控人唐壮跟易戈兵解除婚姻关系,并进行了股权分割。易戈兵分到了3275.745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14%,按照当日收盘价算,市值约为34亿元。
这些上市公司离婚案中,也不全都是女方拿钱走人,也有男方“净身出户”。例如彤程新材,之前的实控人是张宁和刘冬生,两人离婚后,刘冬生不再是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也不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市值近140亿的股权全归张宁所有。
上述这几家公司实控人离婚是不是为了减持还不好下定论,但这9家公司中,确实有股东离婚没多久就开始减持了。
例如科信技术的股东曾宪琦,5月24日对外公告与李思禹解除婚姻关系,并进行了股权转移。6月21日,他们便披露了新一轮减持计划。
还有赛腾股份,1月份,实控人孙丰跟曾慧女士解除婚姻关系,到了5月中旬,孙丰便通过大宗交易等方式套现了1.12亿元。
这些上市公司的离婚案由此引发猜测:实控人离婚是不是为了转移股权?他们是不是“假离婚、真套现”?
因为其中一些公司股东离婚的时间很巧合,恰好在公司股价涨至阶段性高点的时候,例如三六零实控人周鸿祎,就是在该公司股价处于年内高点时公布的离婚。
有网友调侃道,买入这些公司股票的小股东们被迫成为大股东离婚时的“随礼方”。
尽管并无证据可以证实这些猜测,但一些股民还是本能地将这些上市公司股东的离婚行为当看作是“用离婚的方式来减持股份”。
从客观上来说,离婚后,他们在减持政策上确实多了一些优势。据东方财富网,离婚后减持的优势主要有三个:
一是信息披露简化,离婚后不再保持一致行动关系且不担任董监高的原配偶,减持的时候可以不按照董监高的标准进行信息披露;
二是解除减持比例限制,如果原配偶未担任董监高的,减持比例将不受董监高减持规则的限制;
三是增加减持通道,不再保持一致行动关系的,离婚后,夫妻双方减持比例不再合并计算,相当于多了一条减持通道。
这也不能全怪股民们胡乱猜想,若这些公司实控人的夫妻感情早就难以为继,为什么之前不做出离婚的决定,偏偏要挑一个敏感的时间来宣布离婚,还要支付数十亿的分手费?
AI概念股的泡沫要破了?
持有AI概念股股票的股民,在吃瓜的同时,也要小心了,因为最近AI赛道“暗流”涌动。
有几个迹象表明,上半年炙手可热的AI概念股,或许已经到了落袋为安的时候了。
首先是AI概念股频繁披露的减持公告。据巨潮WAVE不完全统计,自3月以来,A股已有超过50只AI概念股披露了减持计划,其中超过20家公司披露的减持比例超过总股本的3%。
不仅国内如此,国外AI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及股东也开始套现了,相比国内部分AI公司的股东,他们的减持方式更直截了当一些。
上周,英伟达董事会成员Harvey Jones和TenchCoxe分别套现了4839万美元和2100万美元;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高位减持套现,出售了价值总计6.4亿美元的股票。
资金也在加速外流。美银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6月21日的5个交易日里,科技板块的资金外流达到了20亿美元,达到近10周以来的最大流出量。
除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外,其他的数据也显示出AI热潮开始退去。
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ChatGPT的平台访问量的环比增速一路下滑,1月份有130%,2月和3月下滑至60%左右,4月份跌至10%,而5月份的增速不到3%,预计6月可能负增长;用户的平均访问时长也从8分32秒下降到7分48秒。
连ChatGPT都出现增长疲软的现象,说明泡沫或许真的开始“破裂”了。
这对于A股大部分AI概念股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真刀真枪搞AI大模型的企业其实不多,很多AI概念股只是蹭热度的。
以最近备受关注的昆仑万维为例,2008年靠着游戏研发和发行业务起家,2015年上市后,通过收并购扩大业务版图。
根据官网介绍,其业务覆盖包括信息分发、社交、 娱乐、元宇宙、游戏及AIGC等多个领域,旗下包括AGI与AIGC、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科技股权投资等三大业务板块。
今年年初,ChatGPT带火AI板块后,昆仑万维便卖力宣传自己跟AI的关联性,但去年的研发费用才6亿多,这点投入在搞大模型的公司里,确实不够看的。
贴上了“AI概念股”的标签之后,今年以来,该公司的股价暴涨超过330%,市值最高达到700多亿。如果靠该公司原来的业务,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达到这样的市值。
这种靠蹭热度、炒作吹起来的市值,终究难以持续。披露减持计划后,短短三个交易日,昆仑万维的股价就已经跌去超过30%了。
▲昆仑万维股价3个交易日跌了30%以上,图片来自同花顺。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卢志武在一场圆桌会议上揭开了国产AI大模型的“遮羞布”。
在他看来,所谓的国产大模型,很多都是在GPT、LLaMA的基础上微调的,10分钟就能测出真假。只有少数企业愿意在大模型上投入大量精力,大部分企业都是浮躁。
这也表明,如果AI大模型泡沫真的破裂了,A股上的大部分AI概念股可能都会被洗出局。